4月18日,高盛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受ficc交易冲击、零售银行业务缩减等因素影响,其q1利润缩水19%。这已是高盛业绩连续第二个季度落后于华尔街的主要同行。
同样于周二公布了q1业绩的美国银行数据十分亮眼,其债券交易取得了十年来最好的季度业绩,拉动第一季度利润超出分析师的预期水平。
二者之间的收入差异主要表现在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交易(并称ficc)的市场上。
ficc的收入通常是财报业绩上的亮点,但本季度高盛固收暴跌17%至39.3亿美元。
与之相比,美国银行ficc交易同比增长了近30%,其他同行如摩根大通数据持平,花旗银行则增长了约3.5%。
高盛q1数据大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大宗商品交易收入的下降。去年的大宗商品交易收入一路冲高,推动去年第一季度的同板块收益大增,进入2023年,大宗商品交易从峰值回落,拉低了整体收益。尽管如此,高盛ceo表示,今年本季度40亿美元的ficc收入仍然十分亮眼。
除大宗商品外,高盛备受关注的融资业务收益自2022年中期达到峰值以后,连续每个季度递减,今年第一季度也不出意外地呈现跌势。究其原因,可能是较高的融资成本挤压了利息收入。
3月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连续倒闭后,成为美国银行业历史上最大的两次倒闭事件,投资者对银行业的信心大受动摇。另一方面,美联储为了打击通胀坚持不懈地加息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
高盛ceo大卫·所罗门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说,目前投行业务表现仍然极为低迷,虽然出现了一丝好转迹象,但客户仍然十分谨慎。他对分析师说:
“银行业最近发生的事件使增长预期有所下降,而且鉴于宏观环境压制了银行发放信贷的欲望,信贷收缩的风险更高了。”
去年,高盛对其主要部门进行了业务重组,重组后设有三个业务线:全球投行及市场、资产及财富管理、平台亚博电竞网的解决方案,将其业务重点重新转移到其传统的交易和投行业务上,加强了资产管理部门,放弃了消费者业务的扩张版图。
此前,高盛在消费者业务领域颇有野心,但零售数字银行marcus持续亏损,导致高盛抛售了约40亿美元中价值10亿美元的贷款,录得4.7亿美元的损失,拖累了第一季度的业绩。不过,此举也释放了4.4亿美元的准备金,以缓和其消费贷款组合带来的冲击。
在ceo所罗门表示会进一步缩减marcus业务后,高盛股价应声下挫。
对此,argus research的分析师stephen biggar这样解释道:
“高盛在经济放缓的前不久进入了消费业务,这是一个错误的时间点。目前,他们正在重新规划部分业务,退出贷款业务,专注于存款。这只是让高盛在消费市场上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
目前,高盛正在探索其消费者业务的战略选择。据高管2月透露,该业务在三年内损失了约30亿美元。并且,高盛还在考虑出售greensky,一家于2021年以超过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的金融科技企业。
但熟悉此事的一位消息人士称,marcus业务持有的存款仍然是高盛的核心,暂时并未受到审查。
高盛股票投资方面也表现不佳,股票投资收入滑落7%至30.2亿美元。高盛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跌至30.9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8.3亿美元,每股收益从去年的10.76美元下滑至8.79美元。
根据refinitiv的数据,若不计入一次性费用,高盛实际每股收益为9.87美元,超过了分析师平均预期的每股8.10美元。其股票在昨日交易日中一度下跌1.7%至333.91美元。
奥本海默公司的银行业分析师chris kotowski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与我们的预期相比,(高盛)收入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ficc交易和股票投资的亏损,当然这两者都是相对不稳定的。”
另外,并购业务受挫也是高盛q1财报表现平平的原因之一。根据dealogic的数据,第一季度全球并购活动缩减到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直接导致投行业务收入锐减,暴跌26%至15.8亿美元。
ficc收入遇挫、投行业务疲软、股票收益走低几大因素造成了高盛全球投行及市场业务板块营收同比下降16%。高盛另一业务,资产和财富管理部门的收入虽然增长了24%,达到32亿美元,但仍低于37亿美元的预期。高盛第一季度的净收入减少了5%,至122.2亿美元。
高盛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将于今天公布q1财报,该投行通过专注于财富管理实现了业务多元化。
分析师biggar补充解释道:
“与其他银行相比,高盛在交易方面一反常态,而且不太可能继续保持第一季度的速度,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其业绩表现将进一步疲软化。”
转载说明:此文出自于金十数据,如需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若未注明原文来源随意摘编、转载等,金十数据将保留追究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