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交易员们曾押注石油在今年3月达到200美元,“原油之神”安杜兰更是大胆预测,在2022年结束之前,它甚至可能达到250美元。显然,这些预言都没有成真,全球石油市场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它们比交易员所想的要有弹性得多。
但是,油价是否还存在突破200美元的可能性?石油分析师irina slav认为,尽管概率很小,但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答案是肯定的。
1. 俄乌局势严重升级
关于油价突破200美元的讨论起源于俄乌冲突的爆发。彼时,就连安杜兰也认为“欧洲将永久性失去俄罗斯的供应”。
不过事实证明,欧洲并没有痛失俄罗斯能源,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现在通过第三国获取俄罗斯能源供应。这也让全球经济逃过一劫,避免了因油价引起的大麻烦。
然而,倘若俄乌冲突局势发生重大升级,例如北约参与其中,那么油价仍然有可能飞涨。
尽管最终或许不会涨到200美元之高,毕竟对于市场来说这个价格是不可承受之高,但不否认有这种可能性。
2. 欧佩克 进一步减产
实际上,这一情况发生的概率要小于前一种假设。目前的减产幅度尚不会使油价向上触及200美元大关,因此再次加大减产力度才会扣动扳机。但前提是,欧佩克 确有计划采取进一步行动。
只不过欧佩克 最新的举措表明,其理想的价格点是每桶80-90美元左右,并正试图将价格保持在这个水平上。对于该组织而言,过高的油价将削弱市场需求,因此再次减产提价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部分国家的停产毫无疑问会导致油价冲高。就如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原油出口在3月底被伊拉克联邦政府叫停时,油价就应声大涨,即便该地区原油出口规模小到每天仅40万桶。
就算暂时的停产会刺激油价,但也几乎不太可能将油价直接从90美元以下拉到200美元。如果沙特石油生产设施遭到袭击的话,这种几率尚可另述,但经中国斡旋后沙特伊朗迎来世纪和解,也门冲突接近尾声,上述假设纯属虚谈。
3. 俄罗斯减产
去年所有关于每桶200美元的预测都与俄罗斯石油有关。大多数看涨石油的观点都是基于欧洲和美国对俄罗斯石油进口的禁令。尽管这在当时看来的确十分合理,但鲜有人考虑到俄罗斯会将石油售与其他买家,或者欧美国家会转而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而这正是现在上演的一幕。
欧美“失算”的另一件事就是俄罗斯宣布减产以反制裁西方各国。但一些评论家说,俄罗斯减产背后的原因是本国石油的枯竭,而非故意为之。
不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完全有能力控制其石油产量。一旦它决定收紧供应,油价会顷刻狂飙,而涨幅多少则将取决于减产的速度。不过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依旧不大。
4. 投资不足迫使油价飙升
如果说上述几种情景变成现实的概率不大,那么以下这种情况尤其需要警惕。
它或许不像战争那样轰轰烈烈,但这也是它的危险之处。这种情况就是,持续的投资不足导致供应大幅减少,以至于油价最终被迫走高。
沙特和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就一直在警告这一点。七国集团也刚刚宣布他们将更快停止使用“有增无减的化石燃料”,基本上意味着不鼓励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尽管g7的承诺看起来是纸上谈兵,但如果各国开始认真考虑减产所谓的“有增无减的化石燃料”,全球石油供应将陷入危机。
分析家们一向的观点是,压低高油价的方法就是让它涨到底。的确,控制商品价格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它涨到人们买不起了为止,用高价抑需求,从而反向拉低价格。
但是,面对像石油这样的必需品,人们又该如何应对?没有石油的时代无异于原地返祖,处处透露着不便。
幸运的是,即使对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持续投资不足,也可能不足以使价格一路击穿200美元。因为在当今时代的技术加持下,石油市场总是会通过调整产量来应对需求。投资不足会给市场带来一些困难,但并非不可解决的。就像本文开头说的一样,石油市场远比想象中的有弹性。
即便是立志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g7也没有准备好对石油实行彻底的禁令,因为那不亚于一场政治和经济上的“自杀”。
转载说明:此文出自于金十数据,如需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若未注明原文来源随意摘编、转载等,金十数据将保留追究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