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id:kunpenglun)
2018年经历了漫漫长熊以后,大盘重回2500点以下了。
回望10年前,大盘从2007年的6124点开始下跌,用时一年,一直跌到1664点才止住。
十年弹指一挥间,大盘似乎被施了定身法或是减速术,并没有太大变化。
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难道说,我们这十年的经济就完全没有发展么?
相信全国人民都不会同意这个结论,那问题自然出在了我们的股市。
首先,中国股市的牛短熊长一直是被中国股民所诟病的臭毛病。
反观美国股市,往往是熊短牛长,一个牛市能持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那么,这是在说明美国经济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节奏吗?
最近坤鹏论发现,研究东西上瘾,特别是一些看似简单到司空见惯的东西,越研究越发现其中的深奥,今天就来聊一下对指数的研究成果,从而解答上面的问题。
一、道·琼斯指数
今天,坤鹏论则主要从道·琼斯指数构成方面聊聊,以便大家能更明确地知道它为什么可以不断上涨。
我们现在说的道·琼斯指数一般都是指道·琼斯指数工业指数,该指数在1896年5月26日问世,当时包括12只工业股票。
1916年,道·琼斯工业指数中的股票数目增加到20种,最后在1928年增加到30种。
这个数量一直被保留至今,不增也不减。
被道·琼斯选中的股票被称为“成份股”或“指数股”。
当然,早在1884年,道·琼斯铁路业指数就已经问世了,要早于道·琼斯工业指数。
当时选了具有代表性的11只铁路公司股票,采取算术平均的方法,把样本中股票的当天收盘价格加起来,再除以样本个数。
道·琼斯指数从编制开始,从未中断过。
当年没有计算机,也没有计算器,算盘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虽然历史长远,显然美国人不太会用,完全靠手算。
这下就比较麻烦了,即使上市公司只有寥寥数百家,也不可能都给纳入统计范围,最起码每天得累死,而且当初道·琼斯还是个小公司,所以选择个别股票进行算术平均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坤鹏论很佩服美国人做事的坚韧,要知道在当年这完全是一件非常苦逼的活,没有相当的毅力和信念是坚持不下来的。
道·琼斯指数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股指对应的是30只成份股股价的算术平均,而非市值的加权平均;
30只成份股调进调出,对指数影响可能很大。
现在最有代表性的显然是道·琼斯工业指数,所以媒体和人们常说的道·琼斯指数,一般情况下都特指道·琼斯工业指数,坤鹏论在下面也同样按这个约定俗成来。
除此之外还有道·琼斯公用事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和道·琼斯平均价格综合指数。
当年,查尔斯·亨利·道希望通过道·琼斯指数反映美国经济情况,因此所选成份股都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蓝筹股”,百年中间虽然成份股调整了30多次,但这一理念一直被贯彻至今。
1896年道·琼斯工业指数首次发行之时,入选成份股的企业都是炼油、钢铁、煤矿、橡胶等重化工业企业,这一点从其指数命名中已经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服务类和消费类产业公司逐渐兴起,可口可乐、强生、沃尔玛、摩根大通等企业开始崛起,道·琼斯指数于是顺势就把这些股票纳入成份股。
1987年ibm重新回归道·琼斯指数,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公司也逐渐在成份股中占据更多份额。
1997年,伯利恒钢铁被从30种工业股中剔除,标志着钢铁业已不足以代表美国经济。
随后,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公司开始逐渐在成份股中占据更多份额。
1999年,微软和英特尔首次加入,这也是道·琼斯第一次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纳入成份股。
2013年,道·琼斯指数用高盛、visa和nike替换了hp电脑、美国银行和美国铝业,有统计显示,当时美国gdp中近七成来自消费。
2015年,道·琼斯指数进行了第30次调整,苹果公司替代at&t公司成为成份股,计算机、金融、服务业在指数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8年6月26日,道·琼斯指数将创始以来唯一仅存的一只成份股——通用电气公司(ge)剔除出局,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医药连锁企业沃博联。
这意味着,道·琼斯指数的最后一只创始股也在100年后成为了历史。
对于这次调整,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指数委员会主席大卫·布利策解释道:因为通用电气这类的工业公司已经不再是美国经济中占有显著位置的企业,银行、医疗保险、科技和消费企业在当今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而通用电气被取代将会使道·琼斯指数更好地衡量经济和股票市场。
自此以后,道·琼斯指数只剩下7家是工业制造行业的企业,剩余23家则代表着服务业、科技、零售和创新领域。
上图来源于《华尔街日报》。深蓝色代表工业和基础材料;绿色代表油气行业;红色代表科技和电信;橘黄色代表健康医疗行业,浅蓝色代表消费商品和服务行业。右侧纵轴数字代表年份,最上数字为1896年,依次递增,最下数字为2015年。
其实,道·琼斯指数成份股的变迁,完全代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历史,这是一个从铁路、工业向服务业、零售业和新技术产业过渡的历史。
道·琼斯指数引入了每个时期的蓝筹股,所以通过其成份股也能梳理出美国百余年蓝筹股的变迁过程:
铁路、电报电话→石油、煤矿、钢铁、公用事业、汽车→连锁商业、金融、医药、大众消费品、it、电信等。
基本囊括了美国经济每个发展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和公司。
美国经济并非没有遇到过问题,远的不说,最近20年就有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它们对美国经济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道·琼斯指数总能及时将一些曾经辉煌但现在大跌的成份股调整出去,重新引入新的、价格稳定的蓝筹股。
所以即使美国经济不好,对道·琼斯指数的影响也是短暂的,指数依然会持续上涨。
比如金融危机之前,花旗银行股价最高时55美元,占指数权重3%,金融危机时最低跌到1美元,98%的市值没有了。于是,道·琼斯二话没说,直接把它踢出去,换上一个过得去的公司,所以即使后来花旗继续跌,对指数却也没什么影响。
坤鹏论认为,这就是道·琼斯指数之所以能够实现熊短牛长最根本的原因。
而且,世界500强,至少有100多家是美国企业,从这些龙头企业中怎么还找不出30家用来支撑指数持续上涨呢?
这种方式建立的指数,走势如何完全由成份股决定,而不是由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决定,这也是道·琼斯指数饱受诟病的地方。
批评者表示,道·琼斯指数现在的计算方式非常不科学,既然计算机已经这么发达,完全可以把成份股再扩大一些规模,这样更能代表整个股市的走势。
坤鹏论则认为,道·琼斯指数这种吸收极少数蓝筹股作为成份股真的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经济、金融、股市,说白了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想要良性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参与者的信心。
道·琼斯指数很大程度上就在扮演“投资信心指数”的角色,而不是“国民经济指数”。
既然是“投资信心指数”,那么让大家有一个持续上涨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而这种选择极少数股价稳定且能持续上涨的蓝筹股,显然可以保证指数平稳上升,对于众多投资者而言,这就是信心。
甚至是信念。
至于能不能真实反映出国民经济情况,又有什么关系呢?
除了股票指数,还有gdp等更专业的统计数据用来表现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股票指数没必要当万金油,因为万金油往往啥都会,啥都不专。
二、上证指数
我们都知道,a股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沪深两市,相应的指数就分为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盘走势或者a股走势,就是指上证指数。
2018年,a股饱受诟病的一点就是指数又回到了十年前,让股民有种辛辛苦苦干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不过,很多亏钱股民从指数那里也多少找到了点心理安慰:既然指数十年不涨,我亏钱也就情有可原了。
事实上真是这样的么?
上证指数的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从命名不难看出,上证指数并没有成份股,而是将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纳入计算范围。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1990年12月才成立,上证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基期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期日指数定为100点。
当时因为技术不成熟,所以上证指数用了最简单粗暴的编制规则,将所有上交所股票股本加权。
上交所最初只有8只股票,22只债券,所以全部纳入指数计算并无不妥。随着证券市场不断发展,ipo的企业逐渐增加,目前上交所的股票数已经近1500家。
这其中难免有很多垃圾股在里面,这些股票只有ipo之初会来几个涨停,其他时间基本都用来探底了。
还有很多妖股,pe大几百上千的,roe还没有银行定期存款高,某一年亏损能把上市以来十几年利润全部吃光还不够。
把这样的股票都纳入到指数中,显然会大大影响到指数的上涨。
不过,这还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大盘股不给力,比如像中石油这样的股票在指数中权重占比非常高,达到7.75%,但中石油自上市以来什么熊样大家都能看到。
我们随便翻翻中字头的股票,很多都在上交所,这些股票不涨,还不断往里面掺入垃圾股票,你说,让指数怎么涨?
所以,坤鹏论认为,这种持续横盘的大蓝筹,才是拖累指数无法持续上涨的罪魁祸首。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个股普涨,大盘也跟着跳脚往上涨。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大蓝筹股不仅起不到支撑大盘的作用,反而带着大盘一路向下。
平时影响指数的权重股一直不涨,下跌时这些权重股又领跌,这就是为什么a股总是牛短熊长的根本所在。
刚才坤鹏论说过,股指往往扮演着“投资信心指数”的角色,看着上证指数一猛子下去从不抬头,投资者哪来的信心?
道·琼斯很容易地从美股中选出30个持续上涨的股票,从而支撑指数稳定上涨并不断创新高。
而我们根本无法让上交所里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都不断上涨,所以涨涨跌跌,甚至跌回解放前也是相当理所应归,再所难免。
其实,不只是我们的上证指数无法与道·琼斯相提并论,日本的日经指数也一样。
1989年日经指数38000点,道·琼斯指数2000多点。现如今,日经指数21000多点,离38000点仍然有很大差距,而道·琼斯指数已经是26000多点了。
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美日两国的经济基本面30年来会有这么大差距吗?
深究其原因,道·琼斯指数只要30家优秀企业就能保证持续上涨,而日经指数成份股有225只,要想找225家好企业肯定比30家难得多。
这种根本性的差别导致两个指数的未来走势完全不一样。
可能会有人会说:那不对呀,a股上涨为什么就不能持续呢?涨的时候所有股票都跟着涨啊!
君不见市场行情好的时候,ipo和增发的企业有多凶猛。这些企业疯狂从股市中抽血,得有源源不断新进入的大量资金才能维持这种上涨。
一旦新进入的资金难以为继,股市转头向下就是一种必然,而这种下跌,必然是踩踏式的。
三、深成指数
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深圳交易所的指数分为两个:深证指数(全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和深证成指。
深证指数的计算方式与上证指数相同,也是将所有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都纳入其中。1991年4月4日开始发布,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期日,基期日指数为100。
不过深证指数的存在感非常低,低到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指数存在,它的代码是399106,大家可以看一下。
而且,本来也几乎没有谁拿这个指数出来说事儿。
反倒是深证成指受关注的会更多一些。
我们平时说的深指,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指深证成指,也就是2月26日成功站上9000点的那个指数。
深证成指的全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份指数,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期日,基期日指数为1000点。
顾名思义,深证成指是有成份股的,深证成份指数采用派氏加权法,依据下列公式逐日连锁实时计算:
深证成指的成份股现在由500只股票组成,这是在2015年5月20日之后扩容的结果,在此之前深证成指的成份股只有40只。
此次调整充分考虑到了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所以在调整后,这三个板块分别占深证成指的比例为48%、35%、17%,与三类公司在深市的市值占比较为接近。
深证成指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影响力很大,后来大量新股都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深证成指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小。
以至于我们现在提起a股大盘,基本上已经特指上证指数了。
此次调整,很难说不是深交所想提高深证成指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不过习惯这个东西很微妙,养成了就很难改变,就像我们现在会用上证指数来代替a股一样。
深市目前2000余家上市公司,如果从中找出40家表现优秀的公司,坤鹏论认为划拉划拉还是有希望的,事实上深证成指曾经的增长趋势也比较明显。
不过当成份股扩大到500只后,坤鹏论认为从深圳交易所中找出500家表现优秀的公司,基本没戏。所以深证成指很可能会沦落为下一个上证指数。
当然,a股指数不只这两个,还有中小板指数、创业版指数、上证50,以及最近备受关注的沪深300指数等等。甚至还有一个与深证指数一样没有存在感的新上证指数。
不过之前坤鹏论就曾说过,对于国内a股这些指数,坤鹏论是不看好的,不管是中小板、创业板这种指数,还是上证50、深证100。
首先,这些指数就没能及时剔除表现差的股票,很多市盈率100以上,roe不足5%的企业长期占据其中。
其次,很多中字头的大蓝筹股,比如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中车、中国重工等等,单听名号,每一个都是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企业,也确实吸引了无数投资者趋之若鹜。但细分析一下这些企业的经营数据和十年来的股价走势就会发现,他们的回报率并不像知名度那么高。
但它们却在众多指数中占据了绝对权重。
所以美股那种只要购买指数基金就可以坐等赚钱的投资方式并不适合国内。
在2008~2017年十年期间,a股股票指数型基金平均总回报率只有-9.2%。也就是说,如果在2007年底买入股票指数型基金,再把2018年也加上,持有11年,不但没有正回报还亏损了部分本金。
那是说a股就完全不值得投资么?
也不尽然。
如果你真是价值投资,经过简单地研究就不难发现,虽然上证指数十年来并没上涨,蓝筹股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但仍然会有一些股票在十年间涨了5倍、8倍甚至更多。
格雷厄姆曾说过:“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坤鹏论对这句话非常认同。
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不需要让市场里3000余支股票都上涨,只要我们投资的股票涨了就行。
即使大盘回到了十年前,只要我们手里的股票在十年间翻5倍就够了,这样的股票不需要多,一只两只足矣。
虽然a股市上优秀的企业少,但找出一两只这样的股票,只要稍稍花些心思,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还是不难发现的。
如果你的资金量很大,想分散投资,坤鹏论给的建议是不要相信现有的所有指数,通过自己对企业的分析,建立一个自己的漂亮20指数,或者漂亮10指数。将那些持续多年实现规模性盈利,股价一直呈增长趋势,经营数据健康,并且至少目前看来经营没问题的企业列为成份股。
在大跌时买进这些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
只要把时间拉长到5年、10年,坤鹏论相信,你的收益能跑赢a股中任何一个指数。
并且是大幅跑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