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巴菲特曾说过: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比巴菲特大18岁的约翰·邓普顿爵士也曾说过:
在别人沮丧地抛售时买进,在别人兴奋地买进时抛售需要最大的勇气,但它能带来最大的收益。
约翰·邓普顿爵士于2008年去世,享年95岁,被誉为全球投资之父、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上个世纪最著名的逆向投资者之一。
可以看出,这两位投资大师所倡导都是不走寻常路的逆向投资。今天,坤鹏论就来和大家聊聊逆向思维和逆向投资。
一、简单说说群体思维
想要逆向投资,你必须要让自己插上逆向思维的坚实翅膀。
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挥,没有思想上的认知,所有行动都是沙子堆砌的城堡,稍有风浪,必倒。
逆向思维和群体思维是截然不同的对立。
群体思维虽然在投资中常常让人失败,但它在人类发展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直接的表现就是,人多力量大、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其直接的体现则为,三人成群、国家、公司、团体、组织……
人类这种社会性生物,群体思维是根深蒂固的,也正是这种思维,促使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因为,群体思维让人类群体具备了超乎寻常的果敢和执行力,正是有了它的存在,无论决策正确与否,人类都可以迅速有效地施行。
可以说,每一次伟大的革命,或每一次罕见的人祸,都和群体思维脱不开干系。
世界最著名的群体心理研究者是《乌合之众》的作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
他对群体的定义可以浓缩为:人类一旦成群结队,就没有了个性,当一个群体存在时,它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当然,还有坤鹏论曾介绍过的法国社会学三大创始人之一,与孔德、迪尔凯姆齐名的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他写的《模仿律》告诉我们:模仿是先天的,是人类生物特征的一部分,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是社会进步的根源,人们通过模仿而使行为一致。
塔尔德在《舆论与群众》、《传播与社会影响》两本著作中表示,在报刊媒体出现前,人类确实如乌合之众,但在报纸诞生后,群众之上又出现了公众。
坤鹏论对此的理解则是,报刊媒体在很大程度打破了空间限制,使人们的意见统一更加高效,精神的成群更快速,貌似更加“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比群众高了档次,但事实并非塔尔德那么乐观,因为再好的工具,都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干坏事,其威力还往往大于工具的正向效用,下面我会有相应的阐述。
后来,以色列的利奥尔·左雷夫写了一本《群体的思维》,他总结了六种典型的群体思维特征:
1.群体思维不善于思考和推理,往往急于行动。
2.群体思维行为极端夸大,情绪亢奋。
3.群体思维常用暗示左右人们的行为。
4.群体思维被附属虚拟的荣誉和正义。
5.群体思维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行为。
6.群体思维有至高无上的精神领袖。
对照股市,是不是发现群体思维的每个特征都在其中有突出表现呢?!
当一场狂热抓住了“群众”的想像力时,人们便会迷失了自我。
一旦某种社会狂热已经形成势头,大众就会不顾一切地投身进去。
在股市中,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股价处于低位,且波动较小,群体将维持在漠不关心的状态,但当价格上升时,群体不用号召,自然蠢蠢欲动,当价格持续大幅攀高,群体将无脑般地蜂拥而至。
4月3日,深交所发布数据显示,3月深市新增开户数299万,环比上月的143万增长109.1%。
一个月新增近300万开户数,这简直是跑步进场!
据说,a股股民大致已经突破1.5亿!
当然,群体思维无法用对和错这样的二元论简单评判,主要看它作用于什么样的事情。
坤鹏论认为,凡是需要人与人竞争的领域,要善用群体思维,却万万不可让自己落入其中。
像股市,本质就是你多我就少的零和博弈,如果陷入群体思维,必然成为七赔二平一赚的“七赔”,好一些可能也就保持个“二平”分子。
二、实验:压力之下的众人一律
心理学早就发现,在对未来无法确定,并处于较高心理压力之下时,人们的群体思维就会发挥作用,表现就是喜欢合群,愿意相信专家和别人,易形成千人一面的意见。
所罗门·e·阿施博士曾做过一个试验,来证明社会压力常常导致众人一律。
他的目标是要评测相反的群体意见能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个人修改自己的判断,简要地说,这个实验研究了一致意见的形成机制。
实验的安排是这样的:
7~9位年轻人凭目标比较分别画在两张白色大卡片上的垂直黑线的长度。
一张卡片上是标准线,另一张卡片上则绘制了3条直线,其中有一条与标准线等长。
在最初的比较过程中,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然后,其中有一人(他就是本实验的受试验者)发现他的意见与本组其他人都不一致,而这些人是预先安排好故意给出错误答案的。
下一步的直线比较实验评估了受试验者抵制群体意见压力的能力。
经过对自己的感官证据和群体意见的权衡,受试验者必须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当面反对大多数人的意见。
大多数人的立场则是有意的错误,在每个实验系统中共尝试18次,其中12次大多数人给出的是错误答案。
简短归纳一下,普通的受试者都在实验中丧失了自信,而在正常情况下,他判断错误的可能性低于1%,但是他倒向了大多数人的立场,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在他的选择结果中错误率达到了36.8%。
当然,还有约1/4的受试者从未丧失其判断的独立性。
三、群体思维常常被媒体玩弄
凡是被人轻松玩弄于股掌间的人,往往是自身修为不够,修为不够的关键在认知,认知不够的核心是人们对于媒体的轻信。
就像在股市,人们分处于全国各地,如何挑动大家的群体心理呢?
最好的办法还是媒体宣传,即使是游资真金白银去造势,也得有人到处嚷嚷配合敲边鼓才行。
1.大部分人都是粗枝大叶思想
毋庸置疑,大众的意见大部分来自外界的浇灌。
大多数人通过二手渠道,比如:匆匆浏览过的文章,或从心不在焉的聊天中获得信息,形成看法。
坤鹏论把这种思想称为粗枝大叶的思想。
粗枝大叶的思想诞生于某个偶然事件或外界宣传传播之后,然后,它们才能开花结果,形成形形色色的观念。
这就是为什么大众意见往往倾向于追随事件的影响,而不是领先于事件的影响。
比如:某个大事件激起大众情绪,尽管99%的大众并不知道事件的全貌,但这并不妨碍最终演化为大众广泛持有的意见。
坤鹏论认为,粗枝大叶的思想就像削苹果皮一样,不触及问题核心,仅仅削去“大家都这么想”的表皮。
这种思维方式很少能有什么收获,除了盲目追随一阵子的情绪以及一时的流行看法而已。
举例来说,繁荣的形势派生出充满希望和高度乐观的想法,萧条的形势导致压抑的情绪和悲观主义。
在经济景气的阶段,人类本性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是贪婪、一厢情愿、易受感染、冲动、刚愎自用以及如意算盘。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条——轻信,因为在繁荣时期人们总是轻信的。
当萧条爆发时,人类天生中的其他成分控制了自己的思想,比如:恐惧、急躁、犹豫不决以及不信任和多疑。
2.人们的观点常常被制造出来的
不少人自负地认为,自己的见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是独到的。
殊不知,他们所谓的“独到”不过是大量信息投喂的结果,也就是人们的大部分观点其实是在外界的影响下发芽的。
谁也无法估计出在我们每天的阅读物中,别人有意设计使我们形成某种观念的文章的比例有多么巨大。
互联网、报刊满载着各种观点和现象,有些是实事求是的,但不少是令人误解的,很多则是以讹传讹或是虚假的。
各式各样的宣传家日以继夜地开动他们的宣传机器,以便在人们的头脑中制造各种他们想要的观念和意见。
有经验的编辑曾说过,在我们读到的新闻中,90%是由专业宣传人士、公共关系专家以及影响大众意志的专家炮制出来的。
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夸大,但实际情况的严重程度肯定远远超过我们所了解的水平。
艾布拉姆·利普斯基曾说过:“商界巨头和政界要人们的行当就是造就大众意见,有预谋地引导一国的思想。”“众所周知,某人从谈话中听来的所谓意见,其实是公众意见炮制者们散发的复制品。”
他进一步指出:其实“关于公众事务,很少人有自己的见解。”
我们每天只要看新闻、看文章,就会被塞满各种意见、观点和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毫无设防的普通人能够做出合理的决定,那简直是奇迹。
在绝大部分时间,他被拉向一个方向,并且在这绝大部分时间中,这个方向是错误的。
世界上谎言最多的非政治与金钱莫属。
关于商业、金融、经济,自然也包括股市的文章中,千篇一律现象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对读者个人来说,要独立思考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被洗脑了。
股市中,绝大多数人从小道消息、道听途说、报纸专栏和广告,以及关于神话般的“庄家或主力”正在或打算做什么的流言蜚语中获得自己对股市的观点,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获得自己的金融以及经济观点。
四、真相:公众正确的时候比不正确的多
尽管群体思维会导致很多错误决策和现实,但它绝非一无是处,因为公众正确的时候还多过不正确的时候。
借用股市的说法,在趋势发展过程中公众是正确的,但是在趋势的两端却是错误的,也就是牛市的起点和牛转熊时,公众通常会判断失误。
所以,才有那两句经典的话:
“牛市其实是走出来很久后才知道真正发生了牛市。”
“牛转熊大多来得那么突然,没有任何前奏,也没有丝毫规律。”
前者,造成投资者踏空,后者,使得投资者恐慌式逃脱,亏损。
那么为什么在牛市中很多人带着美梦来,最终带着噩梦和眼泪离开呢?请看坤鹏论写的《牛市才是真正的财富收割机 智者始愚者终》。
五、如何练就逆向思维
1.坚持逆向思维挺难
认同众人的想法很便捷,而与众不同的思路却得慢慢形成。
首先,逆向思维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它很难教,更多需要自己不断实践和领悟。
其次,采取与大众意见相反的立场与人们自然的反应是相悖的。
当你和他人讨论你的相反意见时,总会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人们将找出无数理由和论据,以证明你的相反观点是错误的。而且他们还有数不清的专家观点、文章报道来佐证。
你如果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就要拿出相对可怜的理由和论据,久而久之,你甚至会动摇,担心自己的相反意见错了。
再次,采取相反意见常常导致应用者过于超前于事件真正发生的时机,因为,相反意见很少可以为某人的决定选择时机。
在经济学里,时间要素是最难把握的因素,并且,经济趋势在发生转变乃至方向逆转时,其过程往往非常缓慢,我们要把这两点牢牢地印在脑子里。
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已知的方法可以用来确定事件或趋势的时机。
所以,在采取某种相反意见时,作为一项准则,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看法可能大大超前于群体。
最后,你必须要用坚强的主见来支持自己。
当经济形势一派繁荣时,每个人都很快乐、乐观,事业兴旺,关于未来发展,没有人愿意听到令人泄气的话或坏消息,人们希望享受自己的乐观。
当经济步步衰退,年景不好时,与上述相反的心理就在人群中大行其道,这时,人们宁愿细品自己的悲观,他们心思陷入了这样一个圈子,使他们只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不妙,更糟的是,他们预计这样的情况看不到出头之日。
这似乎是人类一种难移的本性,乐观时忘乎所以,认为繁荣永存,悲观时又无限消沉,总觉得明天就是世界末日。
当人们汇聚为一个群体时,往往根据当前存在的明显趋势下结论,使自己的想法陷入一种套路中。
套路式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人类的寻常特性,如果你想与众不同,甚至超越别人赚到钱,那就是要跳出他人的巢臼,信任自己的主张,当你思考问题时,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
有主见的人明了生活总是充满起起伏伏。
当所有事物都在上升时,他认识到前面必定存在所有事物都下降的阶段。
当所有事物都在下降时,他又坚信未来所有事物必定会迎来新的上升转机。
作为一位有主见的人,他还进一步地了解到,就其程度、范围和持续时间而言,生活中的起伏是不可预测的。
于是,他对所谓精确的顶部或底部并不在意,不会去试图估计确切的上升或下跌的幅度,因为他知道这方面不存在可靠的判断标准。
最后的最后,坤鹏论要郑重告诉你,即使你背道而驰,逆向投资,也不能保证你一定可以赚到钱。
就像谁也无法预测市场的顶在哪儿,底在哪儿,更不会有人在交易所按铃宣布:空头或是多头市场已经结束。
真想赚钱?
那就保证自己真的能够做到见好就收、得休便休、适可而止。
要坚信钱永远赚不完,但是亏得完。
在你认为市场已经足够狂热时,退出,即使再高涨,也坚决不再进入。
这是人性的挑战,无关任何技术。
2.保持你的怀疑
用心理学家和医生的话来说,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身心抑郁症,或者说寻找毛病的习惯,无论提出什么问题,都先从否定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
尽管这种习惯经常被人批判,但坤鹏论建议你在投资中要将其保持下去。
弗兰西斯·培根在300年多年前曾告诫他的学生:“在你相信任何事物之前怀疑一切!当心你崇敬的偶像!”
有人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股市投资中尤甚,最显而易见、人人赞同的事,最终往往被证明是错误的。
投资背后群体意识的凝聚,往往会消弭潜在的利润。
比如:一项人人都认为很好的投资,那它很可能并不是好投资。
人人都喜欢,只能证明它过去一直表现良好,但并不说明它未来一定会优异。
人人都喜欢,很可能价格已经高到受人追捧的水平,增值空间可能相对较小。
人人都喜欢,很可能这一领域已经被彻底发掘过,资金流入过多,便宜货所剩无几。
人人都喜欢,一旦群体心理改变而离场,就会面临非常大的下跌风险。
做投资要有强烈的怀疑精神,这也是逆向思维的一种,要假设它是一家可能存在不少问题的企业,从烂企业的标准入手,从造假企业的手段入手,比如:资产负债表、最新财务工程奇迹或那些不容错过故事的必要条件……一一排除,这些评判标准及发现方法都非常容易得到,列个表,一个个去查吧。
只有怀疑者才能分得清听起来不错,实际也不错,以及听起不错,实际很糟糕的东西。
这也是最优秀的投资者身上的特质,并且是一个绝对必要的条件。
但是,怀疑和悲观并不同义,在过度乐观时,怀疑倡导悲观,在过度悲观时,怀疑又会倡导乐观。
优秀的怀疑者其实是具有哲学思维的,他们会在大众狂欢时说“不对,事情好到不像真的。”但当人们都持悲观态度,认为明天要完时,他们又会说:“不对,事情坏到不像真的。”
3.放弃你的成见
成见是人类认知成长的拦路虎,所以,要想锻炼逆向思维,你首先要将它逼退。
要让自己的头脑变成活跃而开放的,欢迎各种观念,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
绝对、明确、武断的做法大约是一个人所能染上的最有害的习惯了。
如果你对某个问题有绝对的或武断的立场,显然不可能再从相反的角度反复思考。
逆向思维的价值正在其反面,它能够防止我们成为武断的人,防止我们在本属臆测的事物上持绝对态度,当我们阅读时,同时对作者或评论者的意图进行斟酌推敲,最后,迫使我们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机械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4.逆向思维的三段法
首先,让我们牢记逆向思维的座右铭:
当所有人的想法都相似时,很可能每个人都错了!
坤鹏论推荐大家逆向思维的三段法:
第一步:了解大众的意见是什么
由于大部分民众倾向于“追随领头者”,广泛地阅读当前的新闻和商业媒体,就能得到大众思想和情绪的线索,听到当前最有影响力的主张。
而它们常常揭示了未来大众意见可能是什么样的动向。
然后,让你的头脑随意地游历遍其他各种你所能想到的与之相反的和不同的观点,这个办法叫反复思考或是思想反刍。
逆向思维将教会我们开发自身的资源,愿意偶尔独处,因为当我们独处时,往往能够养成用心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不是把他人的话当成自己的想法。
有人说:假如你不能把问题想透,问题就会漏过你的思想。
伊迪丝·汉密尔顿还说:“有能力让自己沉浸于思考的世界中——就是让自己受教育。”
如果我们果真学会思考,我们的确会成为少数人中的一员。
第二步:相反的或存疑的分析
逆向思维不会赋予你第二视觉或给你带来预言未来的能力,但是,你能够借助它分析“盛行的意见”,考虑它们是否可能“走向反面”。
我们都知道,人们的意见受感染、模仿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特性始终发挥着作用——诸如贪婪、一厢情愿、恐惧、刚愎自用、嫉妒以及冲动等——结果,大众意见经常变卦。
所以,大众才会在股市中如此频繁地站在错误的一边。
第三步:你得出的结论
摒弃二元论思维,将大众普遍的观点和你分析出来的相反观点进行综合,最终得出属于你的独有结果。
至此,你明白了是什么令大众疯狂,什么导致股市不断攀升或是下跌,目前大众的情绪正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你该为未来的投资做何准备,是静观其变疯涨,还是筹集资金抄底。
六、不要怕接落下的刀子
低买高卖是古老的真理,但是被卷入市场周期中的投资者常常反其道而行之。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逆向投资,在人们冷落时买入,在人们追捧时卖出。
在美国,这样千载难逢的市场极端情况每隔10年左右出现一次,以至于投资者很难利用市场极端获利。
从这个角度看,牛短熊长的中国,才是逆向投资者的幸运地,因为不断出现的熊市,总是给逆向投资者捡漏的大好机会。
不过,说是一种心态,做又是另一种心态,这个世界上往往说易做难,当价格明显偏离内在价值时,你需要有感知的能力,你必须有足够的意愿和定力去挑战传统智慧,甚至抵制专家们所鼓吹的市场永远有效因而永远正确的神话。
你还需要为这种果断行为打下经验基础,因为认知决定行动。
接受逆向投资概念是一回事,把它应用到实际中则是另一回事。
当然,只是做和大众相反的投资是不够的,考虑到刚刚提到的逆向投资的各种困难,你必须在推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辨别如何脱离群体思维才能获利,你必须保证自己在进行逆向投资的时候,不仅知道它们与大众的做法相反,还知道大众错在哪里,否则,你根本无法说服自己。
只有这样你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在立场貌似错误或损失远高于收益的时候,才有买进更多的可能。
著名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管理人戴维·史文森曾说过:
“投资成功需要坚定的立场,即使它因为与群体共识存在分歧而令人不安。轻率的承诺将招致失败,会将投资组合经理暴露于高买低卖的双重危险之下。投资者只有拥有来自强健决策程序的果断决策的自信,才能卖出过度投机的股票,买进估价过低的股票。”
确实,每当市场崩溃时,多数人会说:“我们是不会去接下落的刀子,那太危险。”
他们还会补充道:“我们要等到尘埃落定,不确定性得到解决之后再说。”
当然,他们真实的想法是,太可怕了,我不能确定到底该怎么做。
但是,当刀子停止下落,尘埃全都落定,不确定性得到解决的时候,利润丰厚的特价股也将不复存在。
因为,当买进某种东西再次让人感觉安稳的时候,它的价格也再不会那么便宜。
所以,在投资中,利润丰厚和令人安稳通常是矛盾的。
逆向投资者的任务就是尽可能谨慎熟练地接住下落的刀子,这也是内在价值的概念如此重要的原因。
如果对价值的认识能够让我们在别人都卖出的时候买进,并且我们的观点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那这就是以最低风险获取最高回报的途径。
优秀的逆向投资者,他们总在默默地等待着,并已经列好了狩猎目标,就等心仪的股票跌到他们设置的理想价位,然后果断出手。
他们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就像巴菲特说的那样,别人恐惧时,他们贪婪,熊市大跌中捡便宜货!
七、他说“街头溅血是买入的最佳时机”
关于巴菲特等投资大师逆向投资的案例,坤鹏论之前说过不少,今天就聊聊开头介绍的那位约翰·邓普顿爵士,他同样也是一位逆向投资的传奇人物。
邓普顿秉承着他的“极端悲观点”理论,在二战期间,借入了资金,以每股1美元或更低的价格分别买入了104家公司的100股股票,其中包括34家破产的公司。
四年后,整个投资组合的价值上升至4万美元,只有4只股票变得分文不值。
他的投资理念和格雷厄姆曾倡导的“捡烟蒂”策略一样,也就是捡买一堆烟头,整体上收益可以覆盖风险,靠大数定律赚钱。
邓普顿不仅在美国捡烟头,还到全世界捡,所以他被誉为全球投资之父。
比如: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在日本投资,并于1989年日本股市估值达到顶峰时大幅减持,狂赚了一大笔。
那么邓普顿的逆向投资方法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他会列一份愿望清单,全是那些他认为运作良好,但市场价格过高的公司。
第二,利用几个公式考察公司的坚固性,因为公司失败往往都是被债拖垮的,所以他会测算以下公式:
权益负债率=(短期债务 长期债务)÷股东权益
净权益负债率=(短期债务 长期债务-现金)÷股东权益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利息覆盖率=税息折旧及摊销前赢利收入÷利息
注:ebitda利息覆盖率为6被视为一个保守的基准点,意味着公司的收益可以支付其利息6次。
总负债与连续12个月的ebitda比率=(短期债务 长期债务)÷最近12个月税息折旧及摊销前的赢利收入
注:比率为3或小于3可能代表着较为保守的基准点。
同时,邓普顿建议还要计算出同一行业其他公司的比率,把结果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能算出该行业的平均比率,还能借此判断出你选的公司在该行业中哪些地方落后了。
第三,考察近五年公司利润表的表现以及收益变化,对于近两三年每年都赔钱的公司,则直接排除掉。
第四,一旦市场大抛售导致他愿望清单中的股票价格跌至他认为的便宜水平,并经过上述公司测算通过,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买买买。
看到没有,其实邓普顿同样归属价值投资派,而,价值投资从本质上看,就是逆向投资,不受欢迎的股票可能被低估,而深受欢迎的股票几乎永远不会被低估。
最后,坤鹏论再次强调,逆向投资并不能保证你股市稳赢,因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百发百中的投资致胜方法。
只因……人心太人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