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刚刚进行的美国10年期国债拍卖可谓是灾难一场。
昨天,美国财政部标售价值270亿美元的10年期美债,得标利率达到2.479%,比2.465%的发行收益率还要高出1.4个百分点,这是2016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原本预测此次拍卖得标利率将达到2018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结果事实并不如人意,这也意味着得标利率较上月有所上升。
一般情况下,得标利率被视为购债者的需求及举债的成本预期。当美债拍卖利率高时,举债者需要用较高的利率才能获得资金,表示当前的美债需求量小,美债价格就会下跌。此次得标利率的上升也表明市场对美债的需求并非无限。
此次表现不佳的不仅是国债得标利率,投标倍数也再创新低。投标倍数能体现出对于某一种债券的需求水平,投标倍数越高,意味着需求量越高。本次拍卖中,投标倍数从上月的2.55降至2.17,不但远低于近期的平均水平,更是达到近十年来的新低。
除此之外,间接投标者(也就是外国官方机构)的认购比例从上月的68.4%降至53.3%,达到2016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直接投标者认购比例与上月大致相同,保持在11.5%左右,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间接投标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级交易商(直接与纽约联储进行交易的交易商)被迫认购了35.2%,比四月的19.6%高出一倍,同时达到2018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10年期美债是世界基准证券,其收益率上涨标志着世界对美债需求的下降,这也不禁让人发问——这是否标志着投资者终于对美国政府的大肆举债感到不满了?
目前,美国政府计划筹集1万亿美元的借款来填补财政赤字。美国现在的总体负债水平达到了22万亿美元,远超经济危机前的10万亿美元。但美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现在质疑美国的偿债能力还为时尚早,因此美债需求低迷的原因或许不在此处。
事实上,美债拍卖的投标倍数和国际参与率已经连续几年出现下降,外国持有的可销售未偿美债比例也从经济危机前的50%降至40%,美国国债中外国的总持债比重也从十年前的44%降至2018年底的35%左右,显然美债在国际市场逐渐遇冷。外国投资者购买的美债越来越少,美联储也在不断减持资产,因此美国国债的压力就被转移到了美国国内投资者的身上。
至于美债渐渐丧失吸引力的原因,则是众说纷纭,或许是由于收益率仍接近2017年底的最低水平,或许是投标者不太看好低通胀带来的影响,或许是因为美国债务和赤字暴涨,也有可能是因为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对冲成本太高,为了对冲而买入长期美债并不值得。
除此以外,季节因素也值得注意。学院证券(academy securities)的交易员tony farren表示,五月的拍卖一向都表现不佳。过去十年中有七年,五月10年期美债在拍卖之后,第二天出现抛售。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jamie dimon)警告称,人们通常可以预测到一些小的变动,但却总是抓不住大的拐点,现在应该准备好应对美债收益率攀升的大转折。虽然戴蒙没有预测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年终水平,但他表示“当经济增长相当不错时,4%的收益率不是个糟糕的数字。”他还表示,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2.46%)“极低”。
转载说明:此文出自于金十数据,如需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若未注明原文来源随意摘编、转载等,金十数据将保留追究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