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美股牛市周期当中,企业的回购是重大的支持因素之一,但是这当中却隐藏着一个悖论。
花旗的策略师们指出,在标普500强股票回购规模持续高企,2019年第一季度刷新了历史纪录的情况下,全球股市实质上正在缩水。
花旗研究(citi research)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执行董事巴克兰德(robert buckland)解释说,事实上,在众多投资者依然犹犹豫豫,不肯全情拥抱绵延多年的美股涨势的情况下,正是这一罕见的趋势扮演了推高股价的主力——花旗的策略师们将这一趋势称作是“去证券化”(de-equitization)。
巴克兰德表示:
“我认为,在当下牛市多数时间内投资者都怀抱疑虑的情况下,这一因素是支撑市场的重要力量。事实就是,这些上市股票资产的边际买家不是普通投资者,而是企业本身。”
花旗所谓的去证券化,还不单单指股票的回购,同时也将企业的并购纳入在内,巴克兰德解释说,后者也会导致企业股票的数量和规模缩减。一般来说,企业发行新股,乃至ipo等交易可以抵消“去证券化”的影响,但是具体到当下,前者还是填不上后者造成的窟窿。
宏观层面看来,这一趋势就意味着在这些企业达成自家目标的进程当中,公开股票市场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弱化。
巴克兰德指出:
“全球股市都在缩水。我认为,应该将去证券化视作一种企业股票成本和企业债务成本之间的套利交易。企业是高度理性的。哪里的资本便宜,他们就去利用哪里的资本,毕竟资本与资本又没有什么不同。”
现在,债市的资本要比股市来得便宜,这就使得企业更加倾向于从债市融资。于是美国企业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变化,他们一方面从廉价的债市资本当中获益,一方面又因为股票的相应减少导致的股价上涨获益。
巴克兰德解释说:
“他们收缩了自己的股票供应,而一般来说,购买一种日渐稀缺的资产总是划算的。股票正日益稀缺,我认为这一点在当前股市的周期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就企业资本筹集而言,公开股票市场正在变得不那么重要,这也就在诸如科技板块等领域当中造成了重要的机会,后者依然是去证券化的关键领域。
巴克兰表示:
“不过,投资者依然需要对这种趋势保持警觉。有观点指出,企业用来进行去证券化的资本,不管是投入自己的股票回购还是并购其他企业,其实都原本可以用于资本支出的。因此,这种支持股价的操作和以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是存在矛盾的。”
转载说明:此文出自于金十数据,如需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若未注明原文来源随意摘编、转载等,金十数据将保留追究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