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喜欢投资,同时还喜欢看电影的朋友,都对《大空头》(the big short)这部电影略有耳闻。这部电影讲的是,2007-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危机前就看穿了泡沫,通过做空次贷cds而大幅获益,成为投资枭雄的故事。
图:电影《大空头》剧照
如今,这部电影的原型、华尔街“大空头”michael burry透露出如今市场中的另一个泡沫——大量的资金涌入指数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被动投资资产,这与2008年的cdo(债务担保证券)泡沫有相似之处。
不少热衷于基金投资的“基民”也许对此表示惊讶,毕竟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多数人看来,被动投资型的基金似乎是比股票风险更分散、规模效益更大、收益更为稳健的一种投资方式。怎么就成了泡沫呢?
对此,burry解释道,指数基金的不断膨胀扭曲了股票和债券的价格,让股债两市失去价格发现能力,就像十多年前购买次级抵押贷款的cdo一样。资金流动将在某个时候逆转,而一旦发生,“情况将变得非常糟糕”。burry认为:
“就像大多数泡沫一样,泡沫持续的时间越长,崩盘就会越严重。”
其次,burry表示,对于被动投资资产,无论是开放式的、封闭式的又或者是etf,都面临着流动性风险。举个例子,在罗素2000指数当中,有许多成分股都存在着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近日,burry通过计算1049只交易额不到500万美元的个股,其中近一半(456只股票)在一天内的交易额不到100万美元。然而,通过指数基金和其他被动投资方式,数千亿美金与这些股票挂钩。放眼全球,更有超万亿的资金通过被动投资与股票挂钩。当资金进入全球流动性更低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时,这一切都会变得更糟。
事实上,被动投资的规模正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在膨胀。美银美林近日也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避开股市,涌向指数基金,被动投资目前已占据了股市近一半的份额。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数据显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仅股票型被动基金就已膨胀至逾3万亿美元的规模。
许多知名投资者纷纷对被动投资市场的“热闹”发出了警告。“新债王”冈拉克在2018年曾表示,被动投资正在全球股市引发广泛的问题,这是一种“羊群效应”,且已经达到了“疯狂状态”。冈拉克指出:
“我不建议任何人成为被动投资者,强烈建议不要投资被动型的美国股票基金。”
亿万富翁卡尔·伊坎(carl icahn)也同样在2018年抨击过被动型投资。伊坎指出,被动投资就是现在的金融泡沫,且十分危险。被动投资市场的监管还不足,他强调说,部分拥有三倍杠杆的etf并不适合购买。如果投资者持有内含高杠杆的基金,那么一旦泡沫被戳破,将会发生和1929年一样的经济危机。
不看好被动型投资方式的还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和先锋集团创始人、“指数基金之父”杰克伯格(jack bogle),后者认为资金过度集中在基金手里会影响美国国家利益。
说了那么多,你认为基金投资是下一个泡沫吗?如果不是,哪类资产才是下一个经济泡沫?
转载说明:此文出自于金十数据,如需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若未注明原文来源随意摘编、转载等,金十数据将保留追究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