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id:eurgbpaudjpy),作者:喵哥 le le
有小伙伴问我,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交易策略?
我觉得,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弄清楚了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朝着那个目标去构建。
有小伙伴说了,我想要一个能赚钱的交易策略。
没毛病,各位,不要笑。能赚钱就是需求。但是,不具体。还需要弄清楚是一个怎么赚钱、赚什么钱的策略。比如最为常见的是赚趋势的钱和赚波段的钱。
有位星球的小伙伴跟我说,喵哥,我想赚趋势波动的钱。
没毛病,各位,不要笑。笑了,可能是被能力限制了想象力。能力达不到,觉得不可能。因为不可能,才觉得好笑。
趋势和波段不兼容嘛?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真就是不兼容。包括我在内。但这不影响志存高远的你将此作为构建策略的目标。只不过,这是一个四则运算。什么叫四则运算,你还记得吗?
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甚至还有括号。你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
趋势波段也是一样。构建一个波段策略,是你驾驭趋势波段的基础和前提。波段可能演化出趋势,趋势则一定由波段形成。如果连一个波段都没有交易好,如何能趋势与波段通吃呢。
交易者应该让头脑保持开放,不要轻易说波段与趋势不兼容,只不过构建这样的策略很有难度。既要趋势,又要波段,全都想要,那就必须有耐心,有计划的先做好一样,再做一样。
所以,一个更基础的需求“波段策略”即是当下最为明确的目标。
知道了想要什么,还要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你对波段的幅度有多少期待?假如用n值来衡量,是2n的窄幅波段,还是4-6n的大波段。
你要求波段一次完成,还是并不介意中途出现一次强势调整。
价格在波段中是必须快速运动,还是反复折返也能接受?
这些需求越丰满,你的策略模型就越具象。
这些需求有些是你预设的,有些则是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不一定先要勾画出所有的需求,也可以一边探索真实需求一边复盘。
我跟那位小伙伴说,你在图表中找出你想要赚的那种行情。找出100个。
100个比较难。可以一步步来,先找到10个你想要通过它赚钱的走势。截图备份,细致的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还要思考并给出如何利用它赚钱的方法。
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不能开上帝视角。不能从后视镜看行情,想当然的认为自己能吃到这些行情。要结合手中的分析工具,看看它们是否能在走势初期给你提供足够多的信息,确保你信任它并对此下注。
好行情,不代表好赚钱。
在一波趋势中赚的盆满钵满的人少之又少。相反更多的交易者在大趋势行情中太早下车,不敢上车,甚至绞尽脑汁却坐了反向车。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到适合自己博弈的行情。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就好比是相亲,你拿着照片先挑颜值高的,再挑身材好的,最后一看人家的要求,一项都满足不了。内心必然是崩溃的。
如果你先排除无法满足其要求的那些相亲对象,再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看眼缘。相亲成功的概率就会加大。
相亲不是去看选美比赛,你是有需求的,对方也是有需求,只有相互满足才能结合。
交易也是如此,好行情不一定好赚钱,好行情甚至不一定能赚到钱。你能赚到钱的行情才是好行情。
我有一段时间特别想要抓一入场就快速脱离成本的那种交易机会。我在图表中找到了好多类似的历史走势。归纳分析了它们的启动特征之后,我就开始下注了。结果很不好。
因为我找到的都是成功案例,对失败案例缺少应对机制。如果我入场后价格反向脱离成本,我该怎么处理?我知道该止损,问题的关键是我该何时止损,多大幅度止损?
这时我就产生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我该如何设置止损。
如果我能解决止损的问题,那么只要价格不触发止损,我迟早能盈利,我何必还要追求是否快速脱离成本呢?
这时我想到,如果我能把握到行情的启动点,在启动的点外侧做止损,那么我的止损空间又小又安全。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一种价格形态,在小时图上,我经常见到一个实体较大的k线同时击穿多条均线,然后推动价格上涨或下跌。比如下面这样。
这是一个很好的发现,尤其是看了上图会特别激动,恨不得现在就去复盘。但是别慌,这是假象。这只是一个完美案例而已。
如果保持足够的客观,我们会看到更多下图这样的情况。
如果仅以此为策略去交易,一笔完美交易收获的利润很快就会被垃圾行情挥霍掉。
需求又出现了,我如何才能提升信号的价值。我所依仗的信号如何才能在尽可能少的触及止损的前提下给我提供足够的获利空间。
对,这就是对信号稳定性的需求。
答案我在历史文章中写过许多遍:交易更大的周期。
认识到这一点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做到这一点难上加难。
我大概有4年的时间是在5分钟图表里混的。后来凭借着自觉的意识,主动调整到1小时图表。
上面两图都是小时图。我在小时图里混了差不多2年时间。这之后,我不想浪费时间夜以继日的盯盘了。那几年我对盘面熟悉到可以手绘默写相当长时间的波动曲线。
我想节约盯盘的时间,是又一个需求。这个需求促使我开始研究4h和日线中有没有好的交易机会。
结果,何止是有?
小时图里,当然能抓到大行情。但前提是大周期里有行情。就像在小河沟里摸鱼,能摸到大鱼的前提是海水涨潮把大鱼冲进小河沟。
那为什么不到大海里去摸鱼呢?做好保护措施就好了嘛。
这样说很容易,但我做这个转变其实是非常痛苦的。
习惯了二三十点的止损之后,进入到一个波动更大的周期,你会发现,当你确定机会出现时,就必须设置更宽的止损。如果我仍然设置二三十点的止损,就会习惯性的触损。
在这个调整期,失去的远比获得的多。
怎么办?需求又出现了:只能是开源节流。
一方面在入场价格上更保守。另一方面在止损空间的设置上更宽松。
有小伙伴可能会认为,这是将一系列的小损失转成一次大损失。其实不是。
首先,宽损会优化策略的成功率。什么是成功率?就是不触损的前提下达到一定获利平仓。
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周期的信号能提供更高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的提升,如果做个比喻的话,可以想象成周琪的中国男篮是小时图,而姚明的中国男篮是日线图。
你看下面这图,是原油的日线图。
这个图里大约100个k线,其中有6个大实体,只有左数第三个大实体阴线是失效的,其它五个大实体k线都提供了至少一次充足的获利空间。
上周四的时候,在第六个大实体阳线底部(红的椭圆区域)挂了多单。价格是54.2美元,我没有太高的期待,目标只是赚到1.5n,当时的n值是1.8,所以止盈挂到了56.85。周五中秋节没打到,我也没管,周一按照开盘价60.65止盈成交了。实际吃到了3.58n。
我现在在大周期上交易已经形成了习惯,止损如果能绕过关键价位通常至少给1n的空间,最极端的情况是2n强制止损。我以前使用200点强制损,但是不同的品种波动性不同,以固定的止损点数一视同仁并不合理,用n来设置止损更贴合品种特性。
当你的队伍里有一个靠谱的中锋,关键时刻出手就中,你就会习惯于将关键球交给他处理。
你看,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坐在那里想出了一个好策略,然后做数据回测,信心满满的去刷钱。这一整个过程,全部是由“需求”推动的。
你先要想清楚需要什么,然后通过策略去解决。解决的过程中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和需求,你就需要完善策略,使之更加精细化。
所以,需求是策略研发的第一生产力。一个好的策略,你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策略,一定是你自身的需求不断推动的产物。